简体中文
手机
密码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协会首页
协会概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协会领导
组织机构
新闻公告
文件公告
行业动态
焦点新闻
协会动态
协会工作
网上申报
行业研究
科技前沿
办事指南
媒体宣传
协会刊物
视频展播
会员之窗
申请入会
会员单位
理事单位
会员风采
政策法规
政策发布
法律法规
联系我们
搜索
名称
描述
内容
进入
>>
协会工作
>>
行业研讨
>>
如何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网上申报00
2016-06-22
共 1 条记录
1
如何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来源:
|
作者:
佚名
|
发布时间:
2014-06-25
|
4698
次浏览
|
分享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进入了一个鼎盛发展时期,2013年完成总产值高达15.9万亿元,增加值在全国GDP总量中所占比例接近7%,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是,建筑业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面对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挑战,建筑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确立什么样的目标?
建筑业要走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提法非常好,具有深刻的内涵,有很深刻的意义。
肖绪文说,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一是要把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现场装配化放在重要位置。二是要用建筑施工过程信息化来降低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三是要实现建造过程的绿色化,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和建造方式上下功夫,广泛引入节能核心技术,坚持材料升级换代,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效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要通过深入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和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促进建筑设计标准系列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建筑施工过程信息化。四是要实现资源配置的科学化。
肖绪文还认为,在推进绿色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的积极性很高。目前,施工企业绿色施工理念已普遍建立,绿色施工在施工行业得到广泛认同。但在政策配套方面,指导绿色施工实施和评价绿色施工的标准编制工作相对滞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形成激励机制,完善标准体系,明确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标准、政策法规。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应该要形成良好的机制,需要整个社会沿着整个产业链,沿着建筑建造过程,明确各方主体的责任。要从顶层设计着手,形成一种完整的体系,使各方能够在其中有位置,充分发挥作用。
创新融资模式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兼中铁工程建设公司总经理王立平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对建筑业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宏伟的发展目标,它涵盖整个产业的方方面面。在宏观层面上,要以体制机制、政策导向、建设模式、施工技术手段、科技创新等方面配套措施为支撑,在微观方面需要“政、企、融”三结合才能全面实施并有效推进。
在谈到转变企业发展方式问题时,王立平说,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业已成为各行各业管理人士的广泛共识。但怎样“转变”,如何“升级”则需要我们认真的思量和深入探索。这些年来,中国中铁采用BT模式,如通过深圳地铁5号线、顺德城市快速路、沈阳四环快速路等多个大型投资项目的探索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工程总承包,加快了企业发展步伐,增强了企业发展动力。一是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仍处在持续发展阶段,但各地政府融资能力又处于减弱状态,寻求社会参与合作建设渐成发展趋势。二是通过BT模式运作,企业行使代业主职能,实现设计、施工、项目转让全过程,这必然对工程总承包的发展提供经验,对促进企业总承包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是BT项目的运作,使企业直接面对融资的考验,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不断整合自身资源,审查自身的资产、财务状况,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融资信心和能力。四是BT项目的运作,使企业由于承受借贷压力,资金运转周期缩短,降低了建设成本。五是BT项目的运作,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引入承包过程,保证了项目质量并提高效益。同时也杜绝了中介操作、围标串标、转包挂靠等不良现象,对规范市场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政府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质量环境部总经理马剑忠认为,政府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要从政府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政策。我认为,现阶段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业化生产是关键,管理现代化是基础,要通过实现设计标准化、产品生产工厂化、现场装配化的工业化大生产方式来改造建筑业这个传统产业。这需要政府强力推进和主导,在相关政策上进行支持。
马剑忠还认为,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还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实现由粗放型的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建筑行业门槛低,员工的素质比较低、管理比较粗放。这几年,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统一CI标识、临建、项目管理等标准。通过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实现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让人感到我们的管理是可控的、我们的管理是有效的、我们的管理是先进的,这样才能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水平或者要求。二是要实现由传统行业向高科技和信息化转变。在现代化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要勇于创新,勇于改革。要创新经营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施工手段。
建筑行业这几年从传统行业向高科技和信息化的转变过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项目管理上,很多大的工程都能实现远程监控。比如中建八局投资建设的上海浦东新区南惠民乐保障房产业化示范小区工程,整个全方位地推进项目管理标准化,以成本管理为核心,以过程管理为主线,以建筑构件预制装配化施工为方式,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实现管理现代化与企业转型升级。
马剑忠认为,做好以上两个方面的转变,从企业内部来讲管理提升了,从政府层面来讲能够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从业主方面得到认知和认可,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好之后,就能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早日实现。(建筑时报)
上一篇:
建筑劳务管理进入“转型期”
下一篇:
关于建筑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