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投标管理是一项科学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市招投标工作正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以下就存在这些问题的产生及如何纠正进行粗浅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各类专业,非专业施工队伍充斥建筑市场,素质参差不齐。将建设工程项目纳入有形建筑市场交易以来,一些跨地区,跨行业的施工队伍涌入市场,但由于诚信体制建立不完善,招投标监督机构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各投标企业的真实信息,以至不能很好地把住资格审查关,给工程项目的后续管理增加了难度。
2、围标现象时有发生。现阶段我市建筑市场总体呈 “僧多粥少”态势,一些投标企业为获取利益,不惜采取围标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大大提高了投标成本,中标后为找回经济损失,施工过程又偷工减料,致使工程质量低劣,给业主造成损失,同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3、评标存在人为因素,专家库建设不完善。现行的评标办法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科学的,但也存在许多人为因素,定性的评标内容还是占有一定比例,在技术标的评定过程中人情分时有发生,另外建筑业本身高级人才相对较少,难以满足《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所要求的人数,有的评委甚至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评委素质高低不一。
4、地方保护主义也制约着招投标的规范进程。在建设项目招标过程中,招标单位几乎都有自己心仪或由意向要求政策倾斜的施工队伍,为达到照顾和平衡关系的目的,有的业主会人为将工程支解发包或抬高门槛,使一些具备投标资格的施工企业被拒之门外。
二、要解决以上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企业诚信档案,促使企业在壮大自身实力上下功夫,如人员业务培训、设备更新换代、争创优良业绩等,将被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记不良行为记录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并上网公示,使其守法经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针对履禁不绝的围标挂靠等现象,可采取提高投标保证金,要求中标企业不得更换投标文件中指定的施工管理人员等措施,如发生围标现象,一经查实,将依据相关法律从重处罚,使之不堪重罚。
3、完善评标专家库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对评标专家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评委的评标能力和个人职业道德及修养,及时淘汰部分长期占据专家席位又不能从事评标工作的专家评委,使专家库评委的评标水平相对整齐,从而保证评标工作的公正性。
4、强化监督,建设工程项目投标要在各级招标管理机构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严格监督下进行,任何单位和各人不得规避招标监管,确保招投标工作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进行。
虽然现今的招投标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通过各方面得不断完善和修正,相信招投标工作将在规范化道路上有序进行。
作者单位;贵溪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